首页>图片新闻

实验室新冠肺炎干预措施对全球登革热疫情的影响研究获得广泛关注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22-07-08

  登革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已有超过120个国家遭受登革热的侵袭,其中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国家所受影响最为严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登革热的病例数逐年增加,约一半人口存在感染风险。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是影响登革热传播的关键因素,在人类居住地周边开展灭蚊工作是目前主要的防控措施。

  2022年5月,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田怀玉教授团队在《柳叶刀-传染病》(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IF = 71)期刊发表了题为“评估新冠肺炎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东南亚及拉丁美洲地区登革热疫情的影响:一项统计建模研究”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干预措施的推行和人类活动变化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了70多万例登革热传染,其中“学校停课”和“非居住区”活动的减弱与登革热发病率降低关联最强。目前,登革热控制工作主要围绕在患病者及其家庭周围,通过该研究的发现,人们认识到还应关注他们最近活动的地点,以有效地减少登革热传播。《柳叶刀-传染病》期刊同期为本文配发了题为“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减少登革热疫情”的专题评述。

  研究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引发学界讨论。《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等国际媒体对研究结果进行报道(图1);2022年6月,《柳叶刀-传染病》期刊刊登了题为“Additional considerations for assessing COVID-19 impact on dengue transmission”的评论,并邀请田怀玉教授与Oliver J. Brady博士发表评论文章(图2)。

图1.《纽约时报》对本项研究的报道

图2. 《柳叶刀-传染病》期刊为本文配发专题评述(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22 22: 570-571;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22, 22:762-763;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22, 22: 763)

  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施行的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为人们探索新的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了可能。这些措施涉及限制国际旅行、居家办公、减少聚集性活动、停运公共交通等多个方面,明显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强度和模式。在本研究之前,这些措施对登革热的影响尚不明确:一方面人类活动性的降低可能减少了人与蚊的接触频率以及病毒随被感染者扩散的可能,从而遏制疾病的传播;另一方面可能阻碍了常规的登革热防控工作,使疫情恶化。

  基于此,本研究针对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共23个登革热本地流行国家的病例数据,结合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人口流动、社会经济和气候数据,评估了这些措施对登革热传播的影响。研究表明:(1)全球登革热发病率在施行新冠管控措施后明显下降,2020年登革热发病率明显降低,83%的国家发病水平低于前6年均值。在各国逐步出台新冠防控措施后(2020年4月),发病率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图3);(2)“学校停课”和“非居住区”人类活动减弱与登革热发病率降低关联最强,多变量回归结果表明,“学校停课”的管控措施以及 “非居住区”人流量的改变与登革热相对危险度显著相关,管控措施越严格,人员活动越少,登革热传播的危险性越低;(3)新冠管控措施可能避免了70多万例登革热感染,模型预测表明,防控措施的施行可能使2020年4-12月的登革热病例降低了约35%,相当于减少了约72万例感染。相较于拉丁美洲,东南亚国家登革热发病水平的下降更加明显。

图3:2020年与2014-19年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登革热发病率和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比较(黑线表示措施起始时间)

  该研究由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公共健康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以及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研究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世界卫生组织被忽视的热带病控制司共同完成。田怀玉教授与Oliver J. Brady博士为通讯作者;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陈宇杨、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李乃哲为共同第一作者。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疫情专项对该研究进行了支持。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