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研成果

《北京地区空气质量遥感监测技术与工程化应用》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5-03-18

  日前,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联合开发的《北京地区空气质量遥感监测技术与工程化应用》项目(编号F06-2014-003)荣获201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良富研究员排名第二,王子峰副研究员排名第五。2月27日,北京市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市委书记郭金龙亲自为本项目颁发奖状。

  经过8年技术攻关,该项目攻克了重污染背景下灰霾、PM2.5、气态污染物、面源等遥感监测的关键难题,开创了包括算法模型、工程技术、业务化应用的完整体系,实现了北京及周边大气环境遥感业务化监测,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1)在遥感模型与反演技术方面,开创了适用于北京及周边重污染背景下的城市群气溶胶、灰霾、以及PM2.5等反演算法;攻克了污染气体反演中大气散射拉曼散射效应高精度快速计算和误差校正技术,提高了NO2和SO2反演精度,建立了重污染卫星遥感核心技术。 2)在遥感工程化方面,实现了辐射和几何校正、云识别等预处理技术,发展了基于高分影像的建筑扬尘、平房燃煤等面源的遥感监测技术,为污染监管与环境统计提供数据基础;形成了参数反演、专题图和简报制作三级产品体系,解决了环境空气卫星遥感监测工程化的瓶颈问题。 3)业务化应用方面,开发了基于多源卫星数据的北京地区大气环境遥感业务监测系统,构建了覆盖北京地区的3年3个级别60余种共计20TB的专题产品遥感数据库,积累了北京及周边最齐全的大气遥感基础数据,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信息支撑。本项目建立了北京及周边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体系,突破了空气质量遥感监测的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发表90余篇论文,其中SCI(EI)30篇,1部专著;8项软件著作权。相关成果已成功用于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大气业务监测,为两会、国庆等国内外重大活动等空气质量的保障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在目前“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环境监管一体化、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大背景下,空气质量区域遥感监测的优势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将继续发扬钻研创新精神,发现科学问题,攻克技术难题,推动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领域的科学探索、应用研究和业务化发展,为环保部门、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附件下载